贫道子·吞九象:天地为腹纳大千
胡立新先生这首《贫道子·吞九象》如一滴浓缩的墨珠,在纸上晕染开来,瞬间幻化为一片吞吐万物的精神宇宙。其字句间所蕴藏的气魄,远非寻常吟风弄月之作所能及。
开篇“雨打芭蕉落玉珠”,乃古典意象的惊艳再生。雨滴本无声坠物,但经“玉珠”一点化,瞬成天地造化之宝,如散落的珍珠滚动于碧叶之上。此句不仅唤醒听觉的清脆,更妙在视觉上点石成金——自然之声与人间珍宝在此刻水乳交融。随之“浸润大地吐芳华”,大地被赋予生命之口,默默吸纳甘霖而后绽放生机。雨滴由“落”而“润”,由“润”而“吐”,其间流转着自然间静谧却磅礴的能量循环。
最摄人心魄处,当属“水墨烟霞吞九象”。此句如巨掌骤展,将全诗境界推向云天之外。水墨烟霞本是柔婉意象,却以“吞”字为神,骤然化作吞吐宇宙的巨口。“九”之数在华夏文化中寓含至极广大,九象乃天地万象之总汇。诗人竟以腹纳之,其胸襟之大,令人惊觉庄子“吾丧我”的逍遥境界在此重现——个体之“我”消融于天地,反获真正自由。
结句“一泓悠禅恣平生”如清泉淌入心涧。“泓”字照应前文雨滴,却已升华为心间澄澈之湖;一个“恣”字,挣脱了尘世枷锁,在悠然禅意中找到了生命最本真的姿态。那非狂放不羁,而是参透“吞九象”后,灵魂在无限天地间自由呼吸的酣畅姿态。
贫道子自称“贫”,却以精神之巨腹吞纳万象;其笔下之“道”,非枯坐空寂,而是以“恣平生”的活泼姿态融入大化流行。此诗如一座微小的精神宇宙:从芭蕉叶上的雨滴,到水墨烟霞的洪荒气象,终归于心灵深处那一泓澄明。它昭示我们:当个体生命敢于如天地般敞开襟怀,即使渺小如微尘,亦能于刹那间涵摄无尽星汉光芒——此即庄子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至境。
诗人借天地之腹,吞吐万象,实则是精神在无限中找到了最饱满的归宿。其“恣平生”的悠禅境界,恰是生命融入宇宙大化后,所臻至的永恒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