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人提出“赋能”这个说法后,汽车行业,无论是实力彪悍的行业巨头,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新平台,甚至还有一些深水炸弹都炸不出来的龟头,一涌而现在各大所谓的盛会盛典上大放厥词,说要赋能汽车行业的流通商、服务商。
首先普及下何为赋能,赋能,现有的词典里是找不到相应的解释,只能从字典里和“创造”“赋能”这个词的说法上去理解。赋,取字典里的解释给(ji)予;能,取字典里的解释能力、能量;综合起来,赋能的解释应该是给(ji)予能力能量。
给(ji)予谁什么样的能力能量不多论,从积极向上的角度来讲,一般是赋予正能量超能量,也就是把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共享给汽车行业流通商、服务商,让他们完成以前不能完成的项目,提升企业、商户的竞争力,让他们走的更远、更好。
为什么笔者会把汽车行业的一些所谓“赋能”归类于不要脸模式呢?不妨一起来看看下面几种“赋能”。
一是掠夺性质的“赋能”,打着赋能的旗号,本着“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初心,为流通商和服务商提供所谓的金融、供应链、仓储、线上导流和结算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乍一看,很专业很系统很全面。但是,他们的初心没有您想象的那么善良,他们本来就打算抢您的客户,抢您的利润,压榨您的所有利用价值和剩余价值。实例说明,本来一套产品终端服务商可以赚取中间差价上千元,但是某些平台把他的客户介绍过来安装他自己卖给客户的产品,给终端服务商几十元的施工费。
二是借势性质的“赋能”,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必须专业的人和团队来干。汽车行业终端服务商数百万家,仅仅有资质的汽车维修企业就有46万多家,没有几个平台有实力能够布如此大的局,于是乎,有的平台仗着有点流量有点钱,就提出赋能,这种赋能,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是在施舍,另一方面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利用现有的终端服务商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服务于自己的线上客户,本身是相互借势共赢的事,偏偏就被某些平台或者发言人把借势转换概念变成“赋能”,说的如此厚颜无耻、说的如此清新脱俗,让人叹为观止,这TM大概就是知识的力量、把汉语表达方式运用到极致的表现了?
三是歪门邪道的“赋能”,这类平台或机构研发、开发了一些如何诱导、误导客户的产品、软件或商业模式、课程,高价卖给终端服务商,让终端服务商通过他们传授的赚钱方式赚昧心钱。实例一:屡屡被各地执法部门查封账户涉嫌C销的某智能车载产品研发和运营公司,仅在湖北省内共推广会员14342人,涉及全省17个地市州。实例二:生产或者采购成本低溢价高的产品,低于成本价销售,全网找不到比这产品更有价格优势的产品,他们通过买家付邮费的方式赚取快递费差价,如果这也算是创意和好的商业模式,汽车行业,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流通商、终端服务商信了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这些宣扬要赋能的团队或者平台,他们搞清楚“赋能”的意思和责任了吗?两种情况,第一,他们可能就跟笔者看不懂国足踢的足球一个鸟样,因为跨界,所以球都不懂;第二,他们很专业,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都分析的相当透彻,清楚地知道流通商和终端服务商的苦与痛,但是,他们正好利用自己的专业和制造商、流通商、服务商的苦与痛,为他们所谓的生态圈、产业链和资本运作铺路。至于行业的发展,制造商、流通商、服务商的生与死,跟他们有多大的关系呢?
如果某些平台的创始团队都不稳定,不要相信他们给你承诺的赋能,你就想想,一个被包养的人,跟你说TA会爱你一生一世,能信吗?TA可能自身难保,保不齐哪天被包养TA的人看着不顺眼给弄死了。
如果你是制造业,你最需要的是产品如何销售、品牌如何打造、自媒体矩阵如何打造、跨境电商和出口业务怎么做这些方面的赋能;如果你是流通商,你最需要的是如何转型方面的赋能,因为未来,作为中间商,留给你的时间并不会太多;如果你是终端服务商,你最需要的是精准定位、如何吸引周边客户群体、如何让客户有忠诚度、如何能提升竞争力让自己走的更远更好方面的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