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了解过一些知名的画家作品大家都熟知的唐寅、关山月、黄慎等关于这些画家是属于哪个流派的画家大家可能不太了解。
中国画派有十大画派
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是中国明代中期的绘画派别,亦称“吴派”。因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谓,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张宏等名家,均属吴郡今苏州人自明中叶以后,以江南苏州为中心,大为活跃,逐渐取代宫廷绘画和浙派的地位吴门画派流风弥漫,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
松江画派
明代松江,地处江浙两省的交通要冲,是当时全国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常有各地的文人学士过往,文化艺术因此而兴盛。顾正谊、孙克弘、董其昌、沈士充、陈继儒、赵左、莫是龙、蒋蔼等人分别创立了“华亭派”、“云间派”、“苏松派”,这三个画派。他们都是松江地区(今属上海市)人,风格主要追随董其昌,用笔洗练、墨色清淡讲究水晕墨章古雅神韵,是与吴门派关系最密切的山水画派。这些画派的画学观点、创作思想基本一致,在董其昌影响下,至清初遂形成独霸画坛的“四王”派系。而在众多的画家中,唯董其昌执画坛牛耳。
四王画派
四王画派共同特点是以"元四家"中黄子久的"恬淡平和"为最高审美标准,追求无一点尘俗之气,一时学者风从,造成"家家大痴,人人一峰"的局面。按年龄长幼"四王"的排列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们受到皇室扶值,是朝野共赏的人物,成为清初画界公认的正统派。他们的画风影响中国画坛数百年。
虞山画派
虞山画派简称“虞山派”,清初江苏常熟虞山出了一个大画家王翚,画风清秀工丽,内容雅俗共赏,一时学者蜂拥,形成虞山派。因有“虞山画派”之称。其崇古摹以拟风尚,影响颇大。“虞山画派”的奠基之祖为黄公望(1269年-1354年)的诞辰预示着其画风对中国后世画坛特别是对“虞山画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明清两代山水画的各家各派,均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就常熟而言,黄公望已开“虞山画派”之先河。
扬州画派
扬州画派,即“扬州八怪”是指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些职业画家。清代康熙,政权稳定,社会繁荣,一个艺术新潮派出现在万商云集的扬州的画坛上,这便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扬州八怪'。'扬州八怪'一般所指的八位画家是: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膺、高翔、高凤翰、罗聘。艺术上注重抒发心灵,标新异,不受约束,任情放笔。当时的社会习俗以封建正统为规则,如有相违,便被视为异端,世人便以'怪'视之。由于人数众多,故有“扬州画派”之称。其实,扬州画派诸家在艺术上面目各不相同,但也共同之处:首先,由于他们大多都出身于知识阶层,都以卖画为生,生活清苦,故多借画抒发不平之气;其次,他们都注重艺术个性,讲求创新,强调写神,并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画面主观感情色彩强烈,并以书法笔意入画,注意诗书画的有机结合。这些使得他们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以标新立异的精神给画坛注入生机,并对后世水墨写意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金陵画派
金陵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南京地区的艺术流派,以龚贤为首。据画史载,一般公认者有龚贤、樊圻、蔡泽、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谢荪、胡慥、陈卓等人。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其作大多雄伟而秀丽,很具江南山水特色。一般认为以龚贤为首的八位画家代表了这一流派的骨干力量,他们中还有樊圻、高岑、邹喆、蔡泽、李又李、武丹、高岑。另外还有人把施震、盛丹、王概等人列为八家。可见,当时的南京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华的画家。龚贤曾说:“今日画家以江南为盛,江南十四郡以首都南京为盛,郡中著名者且数十辈,但能吮笔者奚啻千人!”金陵画派中的个人画风相距甚远,彼此除偶有笔会以外并无深交。他们相聚在南京,用各自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出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他们的艺术成就各不相同,而声名最高、成就最大的当推龚贤。
京江画派
《京江画派》阐明了京江画派的涵义、包含范围、对研究画史的特殊意义;叙述了画派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艺术渊源背景等;选择了开派人物和重要成员的代表作品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画派叙论、京江地区的画学传统、“京江画派”的先驱画家、“仿吴”与“京江画派”的形成、“京江画派”的艺术特色、“京江画派”的后期画家等。清代中后期活跃于镇江地区的'京江画派'(亦称'丹徒派'),代表人物是张夕奄、顾鹤庆、潘恭寿、潘思牧、周镐等人。这一流派的主要人物如潘恭寿,张崯,均师从吴门沈周、文征明。他们能取别派中的优秀技法特别是对龚贤的笔墨技法'积墨'、'烘染'等。张夕奄和顾鹤庆是'京江画派'的创始人。
海上画派
海上画派,国画画派之一,又称“海派”,或“沪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至廿世纪初期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清朝末年,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开埠通商,吸引着各方画家云集。他们最先接受维新思想和外来文化,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作品体现时代生活气息,融合外来艺术技法因素,在“正统派”外别树旗帜,形成“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代表画家有“清末海派四杰”: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和蒲华。他们大都平民出生,以卖画为业,创作题材丰富,画面清醒通俗,深受工商人士和平民阶层的欢迎。其遗风流波,影响至今。
长安画派
"长安画派”是由石鲁、赵望云、李梓盛、康师尧、何海霞、方济众等画家为代表的美术团体,他们的绘画题材以山水、人物为主,兼及花鸟;作品多描绘西北,特别是陕西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其中尤钟情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山山水水;以表现黄土高原古朴倔强为特征的山水画和表现黄土高原古朴倔强为特征的山水画和勤劳淳朴的陕北农民形象的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引起轰动,大家称之为'长安画派'。其成员还有方济众、何海霞等人。在创作手法上,他们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二十世纪世纪的六十年代,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西安美术团体,在北京等地组织了一次巡回展,他们以表现黄土高原古朴倔强为特征的山水画和表现勤劳淳朴的陕北农民形象的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引起轰动,人称“长安画派”。
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二十世纪初期崛起的中国画流派,由广东籍画家组成。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他们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着重写生,多画中国南方风物和风光,章法、笔墨不落陈套,色彩鲜艳,学者甚众,它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二十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居巢、居廉、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高剑僧、何香凝、方人定、卢传远、李抚虹、伍佩荣、容大块、黎雄才、关山月、伍嘉陵、黄独峰、司徒奇、赵崇正、何磊、杨素影、黎葛民、黄幻吾、何漆园、黄少强、赵少昂、陈凝丹、杨善深。岭南画派的形成与发展和广州在近代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变异休戚相关。广州既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贸易口岸,舶来的文化与本土文化在此发生激烈碰撞,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沿阵地,先进的政治力量和文化力量在这里曾占居主导。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画家的个人师承、留学日本的经历、政治态度、艺术观念等多方面因素逐渐形成凝聚合力,自辛亥革命前后发端,革命的艺术呼声在广州日益振聋发聩。至抗日战争时期,高剑父撰写出这一流派的纲领性文献《我的现代绘画观》。被誉为“岭南三杰”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岭南画派创始人,其初以师承番禺花鸟画家居廉、居巢兄弟步入画坛,此后培养众多子弟构成岭南画派第二代主力,著名画家如方人定、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等。这一画派是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的。'岭南画派'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气氛酣畅热烈、笔墨劲爽豪纵、色彩鲜艳明亮、水分淋漓、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绘画新格局。在它是岭南文化最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是中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绘画流派。
西方画派
西方画派主要有:多瑙河画派、风格主义、古典主义、卡拉瓦乔主义、巴洛克美术、阿提喀主义、罗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行吟画派、现实主义、拿撒勒画派、东方主义、折衷主义、巴比松画派、里昂画派、学院派、拉斐尔前派、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超级写实主义等。
艺术作品欣赏
吾友陆俨少之山水画,法取宋元, 变之明清。既得古人之神髓,复积数十年之经验,简练揣摩,履薄临探,兼百家之长,各去其短,遂自成体例。俨少山水,缜密而不失浑厚,娟秀不失老辣。山动、水流、云飞,庶读者能一见生机。尤为兴叹者,画中一笔一墨,无不来自前人却又教人不能察辨其所从出。古今画苑,殊不多见。
Lot 1544
陆俨少 1909-1993 吴淞江水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85年作
89×48 cm 约3.8平尺
估价:RMB 500,000-600,000
改琦的暮年,多住寺院,与僧人过从甚密,似乎有皈依佛门之意,并给自己取了一个晦涩的名号“那迦定侍者”,以此静心息性。正如他的“玉壶山房”一样,似意不仅是自其自号“玉壶山人”,也并非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标榜着自身的清白与高洁,他还有一个身份即回族画家,伊斯兰教的信奉者。因而为源自印度的佛教在其经典中经常引用一样,月亮(有“玉壶”一说)也得到伊斯兰教众的喜爱,弯月代表着和平与幸福,新月代表一种新生力量,从新月到月圆标志着伊斯兰教战胜黑暗、圆满功行、光明世界。
改琦(1773-1828)阿罗汉十六帧册
1808年作 册页(十六开) 设色绢本
30×26.5cm.×16
估价:RMB 600,000-800,000
作于1925年的《松柏寿石》画松柏两株,山峰数个,松树高大威猛、柏树依偎谦逊,山石作为背景衬托出主题,简单的画面有一种仪式感,一种纪念碑一样的庄严,让我们对松柏的生命力感到敬畏,对松柏之精神产生联想思考。画中题“天之长,地之久。松柏之年,山石之寿。”短短词句,和画面一样让人莫名为之感动。这里有对生命的思考,也体现了白石处理画面及词句提炼的概况能力,简单的物象和语言表达出宏大的宇宙观和哲学理念。
Lot 2017
齐白石 1864-1957 松柏寿石
镜心 设色纸本 1925年作
82×48 cm
估价:RMB 3,000,000-4,000,000
白石九十一岁所画《竹圃晴岚》是一件难得的山水佳构。此山水中结合了作者多种特有的绘画语言,如馒头山、茅屋、竹林等等,但随着年龄阅历的不同,白石在本画中的表达又与以往多有不同,也是白石作品看似多有雷同但常画常新,每幅作品细细品读起来又有新奇和突破的地方,这也是他之所以成为伟大艺术家的基本素养。
Lot 2016
齐白石 1864-1957 竹圃晴岚
立轴 设色纸本
67×41 cm
估价:RMB 16,000,000-18,000,000
引首
秋山晴霭,如琢先生宝绘。周退密奏题。
印文
周退密、四明
题识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庚寅之春月庭院春桃初绽,春柳初绿。如琢指墨于静清斋窗下。
印文
心源、崔如琢
Lot 2388
崔如琢 秋山晴霭 手卷
2010年作
引首:30.5×65cm;画心:37×286cm
设色纸本 手卷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黄胄在画坛大放异彩,离不开徐悲鸿的提携。“徐蒋体系”的长处是注重造型能力,强调素描功夫,但离不开模特。有人批评这套方法使传统中国人物画的写意性大大消弱,以致消减了中国画的魅力。这一点,徐悲鸿自己也意识到了,这就有了后来的“徐悲鸿两荐黄胄”。
Lot 2068
黄胄 1972年作 草原女骑手 镜心
167×97cm
设色纸本 镜心
估价:RMB 5,000,000-6,000,000
黄胄由于长时间、大量地画速写,所以他的造型能力极强。他画画从不用模特,也不打草稿,常常是一挥而就却异常生动。过去画家作人物画,如果一笔画坏了,这画就作废了,要重画,但到了黄胄这里,情况就不一样了,一笔下去,不准,马上又找补一笔,运用很多的切线与复笔,使画面充满速度感和体量感。
驯马图
北京保利拍卖2021春拍
黄胄 驯马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76年作
204.5×141cm
成交价:RMB 40,825,000
展览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出版
1.《徐悲鸿作品集(续二)》图版64页,文物出版社,2011年。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二)》第143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Lot 1564
徐悲鸿 迥立向苍苍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65×38 cm 约2.2平尺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此幅《松旭寿图》为吴昌硕76岁所作,他画的松确有寒风骤至,真龙腾空的气概,总能体现出刚直不阿,昂首挺拔的气节。与其80岁以后所画的松作相比,多的是润泽、俊秀与挺拔。笔墨坚实,勾了之物恰似人的壮年。画面上一棵松不作屈曲,用浓墨深墨画松针、写鳞片,枝叶错落,有聚有散。背后升起的旭日,色泽温润,构图巧妙,似置身于山顶看到的日出,惟妙惟肖,一种「卓然而立」的气魄跃然纸面。益显郁勃古朴,苍劲浑雄,真可谓:笔端飒飒生清风,解衣盘礡吾画松,是时春暖冰初解,砚池墨水腾蛟龙。殊为难得之佳作。
Lot 2030
吴昌硕 1844-1927 松旭寿图
立轴 设色绫本 1919年作
147.5×63 cm 约8.4平尺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陈逸飞,中国著名的油画家、视觉艺术家和电影导演,他的创作横跨了诸多媒介与领域,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陈逸飞的作品通过有效融合中国的美学精神与西方的绘画技巧,实现了对于地域与人文之间界限的超越,继而将东西方的文化精髓融于咫尺之间。
陈逸飞《玉堂春暖》
成交价:RMB 149,500,000
作为“海上风情系列”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1993 年的《海上旧梦之一:黄金岁月》《海上旧梦之二:玉堂春暖》,1999 年的《上海旧梦》,1998 年的《春风沉醉》和《上海滩》,以表现民国时代旧上海的夜生活为主题。和前期“海上风情”相比,这一系列作品的色调浓厚,笔触粗放,并借用镜头语言,将人物造型适度变形。他偏爱表现夜生活空间中的灯影变幻,温暖的褐色与诱人的夜灯形成各种变化微妙的光色,加之一些光照、光晕、光斑的处理,更增添了他油画单纯而古朴的古典主义气息。
琳恩·特雷克斯勒 (Lynne Drexler) 多姿多彩的风景画作,游走于不同艺术运动之间。她生于1928年,是汉斯·霍夫曼(Hans Hofmann)和罗伯特·马赛维尔(Robert Motherwell)的学生。她有时被标签为后印象派画家,有时则被称为抽象风景画家。但无论被分类为哪一个流派,她的风格却依然独一无二,而她的支持者亦深明这一点,因而促使其画作《赫伯特花园》(Herbert’s Garden) 在5月佳士得拍卖会上,以刷新纪录的1,500,000美元成交。此外,特雷克斯勒的五大高价作品均于2022年3月后成交,可见其作品的市场才刚刚开始茁壮成长。
琳恩·特雷克斯勒(1928-1999)《无题》,油彩 画布,122 x 168.3 cm., 1960年作, 估价:40,000 - 60,000 美元。
特雷克斯勒的画作结合重复、时而狂乱的笔触,反映她擅长运用颜色表达情感,带领观赏者走进零散破碎的自然形状之中。
题识
隔岸桃花迷野寺,乱颿争卷夕阳来。抱石写。
徐悲鸿题识
此幅沈雄奔放,余深好之,苦不得兼,遂为世芳先生所致,喜同嗜趣,敢志姓名,悲鸿。
印文
悲鸿、印痴、新谕傅氏、乱头粗服、抱石斋
展览
「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110周年珍藏大展」,江苏省美术馆,2014年12月9日-12月14日。
出版
1.《傅抱石绘画研究》第46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10月。
2.《其命维新:纪念傅抱石诞辰110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集》第38-39页,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年11月。
3.《踪迹大化—傅抱石的艺术世界》第246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8月。
Lot 2025
傅抱石 1904-1965 碧海群帆
立轴 设色纸本
127×50 cm 约5.7平尺
估价:RMB 22,000,000-28,000,000
在《碧海群帆》中,傅抱石以「桃花、松树、寺庙、飞帆」为主要元素,充分发挥水墨逸趣,图解石涛诗之意境。全图由近景、中景和远景三部分构成,呈「S」形,由近及远地描摹崇山峻岭和急流险滩,其右下角着力刻画突兀山峰、遒劲的松枝;中间是莽莽苍苍的逶迤群山、湍急的江流和片片征帆,两岸丛林茂密,桃花点点,庙宇数椽,寺塔耸立,形象地再现出「隔岸桃花迷野寺」之景;最远处,山峦与浩荡的江水在朦胧的天际处交接又渐渐隐去,构图稳重,意境深远,在墨色交融的光影里,群山与江流巧妙地构成山水的虚与实、明与暗、动与静的对比,雄浑多姿。而江流中的片片征帆,则是图画刻画的重点,成群结队,自远而来,似有「万舸争流」之意,描绘相当精工细微,不仅突出了江流与群山的脉络而倍增生机,也与山石形成一种对比的趣味。《碧海群帆》借由山势的错落放置、山间的烟岚效果,用墨的浓淡轻重,以突显景象远近的关系,以使全图更为合乎自然界的实质空间。
近现代当代书画作品投资趋势
未来的艺术品市场潜力巨大,由于艺术品本身具有审美意义、投资潜力和文化交流,故日益为社会各阶层人士看重。一批当代优秀画家正脱颖而出,创作的作品将填补上市场古书画作品的空缺,并在中外艺术市场和国际艺术交流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每年在迅速增长的新一代艺术品收藏者亦与上一代收藏者有很大分别,他们越来越重视艺术品本身的欣赏价值。
可见未来,中国艺术品,尤其是高质素艺术品将随新世纪到来,世界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另一高潮正酝酿产生,不管是近代或现代老中青画家作品,未来将肯定会有巨大的增值,因这些作品数量有限,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之需求。
有潜力的书画家作品,精中择优,更容易淘到精品,意境风格独特的上乘佳作,经过时间的洗礼,将来的某天,也会散发其光芒,价值倍增!国民经济发展只会越来越好,钱包的丰满,时代的更新只会让人越来越远离本真,精神空虚,这时候书画作为“意识形态”的存在,就能被更多人认可和肯定,在此时投资收藏当代艺术家作品,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