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提升民族话语权
于今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方面。具有国家内外形象树立、人民生活方式健康与否、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保障作用,最终影响人心的归属与向背。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所面对的重要的生存境遇。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在影响世界各国经济的同时,也给各国文化带来了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传播与交流,造成各国文化多方面的融合和冲突,而西方国家常常利用其文化上的强势,以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为后盾,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中国文化安全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的积淀和凝聚,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针对中国文化安全形势,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文化安全战略措施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达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的目标。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安全问题在中央层面多次被提及。今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安全被视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保障,并首次直接、鲜明地将其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文化安全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同样面临来自国际与国内的双重挑战:外部环境形成越发浓厚的全球化背景,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文化的“西化”异常活跃,从文化形态到文化意识,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各种文化传播手段到传播的价值观念,对中国的文化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国内则为社会转型带来的思想观念多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价值观念受到侵蚀,诚信缺失导致信任危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够,己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传承及文明的基因,需要抢救、保护和振兴。这一现状突出地反映在文化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缺少系统的文化安全战略;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文化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文化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等等。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文化安全战略措施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达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下面,我首先谈下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哪些内部不安全因素。
一、核心价值体系有待加强和完善
2006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在全国进行了一次“社会和谐稳定问题抽样调查”。调查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县,260个乡和520个村/居委会,访问住户7140户,获得有效问卷7061份(具体内容略)。通过价值追求命题中的数据分析,专家得出结论说,“我国社会在总体上执守着道德底线,但道德取向和道德秩序出现了不正常情况。”
邓小平早在1983年就科学地预见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西方文化渗透对中国文化安全造成的危害,强调“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辨别和批判”,“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我们要塑造出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信念和思想意识,同时尊重文化差异、包容文化多样,从人民认可、国际认同的和谐文化理念中汲取营养,不断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不够
我国的传统文化渊源深厚,民俗民风绚丽多彩,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开发显然不够。这说明了我国既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政策,也缺少明确的措施手段办法,传统文化的散落和民间手工艺术的大量失传使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保护趋向失语。包括中医档案,国保级文物修缮,少数民族文物挖掘,二十四节气民俗的弘扬,等等。许多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申遗”工程最后成了地方性旅游开发的项目。如浙江镇海古城,张家界自然遗产都是典型的破坏性案例。
与此同时,面对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利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高效传播性、渗透性和难以干扰性而大量涌入的现象,我们在认识程度上不够明确清晰,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安全战略和预警机制。有人认为,强调文化安全,是一种保守的思想表现,不利于对外开放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主张在文化领域要淡化意识形态;还有人认为,“文化”本身就应该是开放的,不存在什么“安全”问题,你的文化被别人融化掉了,不存在了,只能怪你自己的东西“不过硬”,没有竞争力;更有人认为,既然世界是走向全球化的趋势,就不要在分什么你的“文化”,我的“文化”,把全球化错误理解为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同质化,致使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领域等不断渗透,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美国是一个文化资源稀缺的国家,却率先将文化产业纳入产业化轨道,通过1997年“北美行业分类系统”的颁布,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全球开放式”的文化资源战略,从而使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建立了全球的文化资源供应与保障系统的合法化。这不仅消除了美国发展文化产业所需文化资源缺乏的危机,而且使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暴露在国际文化产业巨头的掠夺与竞争的压力面前。
早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世界文化发展报告》警告说:“缺乏对本国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依赖国际资本实现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格局中,再一次成为文化资源的廉价出口国和文化产品的高价进口国,那么会促使一个民族丧失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在文化的根本上动摇它存在的依据。每当一个民族和国家在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它都会从自己文化资源中汲取力量。因此,对本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不仅一般涉及文化资源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其意义世界解读的话语权。”重温这些观点,比照我们的做法,实在是令人警醒。
三、我国文化建设制度的法律缺失
我国现行文化管理体制的基本格局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这些文化建设的政策系统主要由一系列中央的政策、行政法规和规章构筑起来的,基本上都是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和文化经济的崛起,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比较浓重,文化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整个文化建设的政策体系因缺乏法律的刚性而有失权威性、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
文化政策的弹性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文化建设体制和制度上的根本性问题,还在行政垄断、市场准入、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等问题上激起了新的冲突。
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部门条例、规定较多,普遍性法律较少,政策变动频繁,不利于文化市场长期稳定地发展。二是文化管理条块分割,文化企业的跨媒体、跨区域整合受到束缚。在媒介汇流和新兴媒体不断出现的情况下,这种传统管理体制不利于国内文化企业快速成长的缺陷日益突出。三是对文化内容生产某些事先审查的监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文化的原创力,不利于国民文化创造性的充分涌流。四是公共文化服务决策过程高度集中于文化主管部门,公共文化服务重形式、轻内容,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较为普遍。面对文化全球化趋势,中国应尽快完成文化发展的法律体系建设,迅速推动各种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建立统一的文化产品、文化资本、文化消费等各类市场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按照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居民的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应占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20%。目前,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支出远低于国际一般水平,消费需求实现程度严重不足。
文化产业是高新技术与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较早,己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如上个世纪末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总量的18%至25%。我国的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文化生产力水平还很低,文化产品总量规模不大,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不明显,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着的文化消费需要。
在现代社会里,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经济的实现,都只有通过和借助于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手段才能实现。2006年,中国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47.9亿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9601亿美元的0.49%。这一比例远远落后于美、日、英等国际文化贸易大国,与中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伴随着国外文化产品的大量进入,我们消耗的不仅仅是外汇储备,更危险的是由于种种西方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的植入,极大地冲击了我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构成。美国大片和日本动画片的威力以及“哈日族”、“哈韩族”的出现无疑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中国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一同列为了世界文化贸易五强国,理由是中国人“制造了世界1/3的电脑,1/2的数码相机和DVD播放机等等……。”但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却指出: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五、文化发展不均衡
文化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在三个方面: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具有根本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这导致占中国56%的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极大地制约了国家文化创造力的全面提高。解决这一问题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基本状态的关键所在。
在研究上述国家文化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后,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文化安全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几点建议:
一、打造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平台
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
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打造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平台。
二、切实提高文化国力
文化国力的提高,一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靠以市场为导向。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持文化的特性和独立性,为我们发展现代化文化产业提供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增添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力量。许多有形与无形的资源对于中国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儒家的“自强不息”与“不患寡而患不均”,即鼓励人们努力争取个人的成功和幸福,同时也告诫人们警惕集体中经济上的两极分化现象。中国传统文化在有形的文化资源上,如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建筑、历史古迹等,显得更加丰富,这对陶冶人们的性情,提升人们的审美,强化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都有重要意义。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节气,既是中华民族古老优秀文化遗产,又是世界华人文化情感的载体。我从上世纪90年代末对它们进行调研搜集考证,并加以整理创新。从最初每到节气用短信发50人,到现在500人,微信、微博、新媒体传播不计其数。有高端领导,有党政军政要专家,还有古稀尊者与志学青年等等。我以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之根本,民俗节气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活水源泉。重视二十四节气文化意在恢复文化共识的同时,恢复建立一种适应于现代的新型价值体系。中国梦的提出,我们应该用一种文化的东西将人心汇聚,这文化的东西不应是空而不实的,而应该是根植于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深深扎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东西。重视二十四节气文化,不但能将民风归于淳朴,让老百姓的生活里有了一些能够寻到的能够抓住的文化的根基,形成一种全民的文化认同,还能唤醒人们对传统的重视与延续、对当下生活的充实感和对未来的希冀。从文化产业的发展上看,重视二十四节气文化,能够将百姓的日常所需变成文化产业的推动力,将平民生活的必需品变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活水源泉。通过兴民俗,来兴产业,兴文化,继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文化复兴,我们有根基,有实力,有困难,更有希望。
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文化复兴应为前提,否则改革就会变成危机导向性的改革。不懂祖国历史文化,就无法转变思想观念,就会激进或失控,这些都会增加改革成本,甚至会影响国家发展和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文化,从不缺乏“扬弃”和“并包”的文化理念。文化复兴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家软实力的根基所在。扬弃传统文化应为主要思路,认清“自我”已是当务之急。要“文化自信”,首要“文化自觉”,更要“自知之明”。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些商业机构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商业活动越来越多。这种市场导向,必须形成一个严格的评估、监控、防御的责任机制,以防对有形或无形传统文化的伤害。大力开发文化资源,首先是研究和保护,然后才是利用。研究和保护,就是让那些原本沉入历史的文化资源能够安全地尽量以它的本来面目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新整修及重新解释,主要是有助于人类对自身历史文化的理解,加强人们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文化资源对社会的最大的影响和作用,就在于它让人们不要忘记民族的优秀传统,因此,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应该紧紧围绕这个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
三、完善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结构与机制
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结构,首先是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其次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然后,是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机制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发布了一些办法、条例或者法律,如《关于促进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的通知》、《国家商业演出展览产品出口目录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等具体举措,为扶持打造在国际文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推动中华文化通过商业渠道“走出去”探索经验。
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文化管理体制与机制之上,因此需要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解放文化生产力。
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深入解放思想,形成一种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国家主导、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国家文化创新发展机制。这一机制既是文化体制发展改革的目标,也是维护和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制度基础。
四、逐步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积极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传播决定影响。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元素,承载着人们的意识、思维、心灵、情感和人格的形成,传递着家族、种族、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媒介,更是反映了一种不同的世界观,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模式。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语言和及其教育都是培养国家民族精神和统一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教材、文学艺术和现代传播技术不断加强语言文化的表述和传播能力,是保障当代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
语言的生命同时也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民族的语言总是与民族存亡密切相关。法国前总理若斯潘说:“一个民族语言的丧失,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文明的终结。任何一个维护民族文化价值的国家都不会听任自己的语言被英语取代。”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在《全球化与道德重建》一书中也认为:“……保护本国语言传统式生死攸关的问题。原因在于,如果本国的语言日趋消失,或者在几代之后遭到彻底侵蚀,那么本国文化中的一大部分内容也会消失,本国特性的一些组成部分也会变没。”“从现在看来,我们欧洲人和德国人必须谨慎从事,防止全球化来侵蚀我们自己的语言乃至文化。”例如,中国东北三省在抗战沦陷的时期,日本就推行过日语;法国作者都德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描写的也是类似的故事。所以现在有学者提醒注意:英语的普及程度,也有可能超过我国语言安全的限度;“优雅汉语”退化程度,也有可能标志着国家民族认同的弱化程度,并继而引发国民思维方式和国家政治文化上的不安全问题。
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就能掌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
同时,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措施,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各位同仁,文化安全,就是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所愿意选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会因为外来的冲击而动摇其文化根基,其实质是指一个国家针对异质文化对本国文化的渗透、入侵和控制,通过反渗透、反入侵、反控制来保护本国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完整性、独立性和延续性。维护文化安全,是我们面临的关键选择。
谢谢大家!
2014-6-26